A股成交低迷:转机已现?深度解读市场走势和投资机会
元描述: A股成交持续低迷,市场是否将迎来转机?本文深入分析历史数据,揭示成交缩量后的市场规律,并结合宏观经济和政策预期,展望未来走势,重点关注高端制造和AI驱动的科技制造领域。
引言: 近期A股市场持续低迷,成交量大幅缩减,引发市场对于未来走势的担忧。投资者不禁要问:成交低迷是熊市的征兆,还是牛市的伏笔?历史数据能否为我们提供答案?本文将深入解析A股成交低迷背后的原因,并结合宏观经济和政策预期,分析市场未来走向,并挖掘潜在的投资机会。
A股成交低迷:历史规律与未来展望
A股市场成交量是市场情绪和风险偏好的重要指标,成交低迷往往意味着投资者持观望态度,市场处于相对低迷状态。近期A股成交量持续萎缩,引发了市场对于未来走势的担忧。那么,A股成交低迷究竟意味着什么?历史数据能否为我们提供答案?
1. 历史数据:成交低迷后的市场表现
历史数据表明,A股成交低迷后,市场未来走势取决于基本面和政策。
1.1 成交缩量前市场多下跌,后市上涨与否取决于基本面
回顾过去,A股成交额波动较大,直接使用市场成交量与历史数据对比并不准确。因此,我们对A股成交额进行5日平滑,并与前100个交易日的成交均值进行比较。
数据显示,13年以来,A股成交额较前100个交易日缩量超过30%的情况共出现过13次。成交缩量往往是市场下跌后投资者悲观情绪的反映,因此成交缩量前市场大多下跌。
成交缩量后,市场短期反弹概率略高,但后三个月上涨比例不足六成。成交缩量后1个月上证指数上涨的比例为67%,涨幅均值为1.2%,后3个月上涨比例为58%,涨幅均值为2.3%。
1.2 成交低迷后市场是否上涨取决于基本面或政策的催化
成交低迷并不一定指向后市上涨,关键在于是否存在基本面或政策上的积极催化。
- 政策催化:例如,2016年2月和2022年10月,成交低迷时,稳增长政策发力推动经济修复和股市回升。2016年2月,央行先后降准及降低首套房首付比例,政策催化下宏微观基本面开始见底回升,此后A股开启了持续近两年的“慢牛”行情。2022年10月,疫情政策优化及稳增长政策出台推动经济基本面开始修复,A股市场也迎来一波反弹。
- 缺乏催化:而缺乏基本面或政策催化时,成交低迷后市场依然下跌,如2018年3月。18年3月美国宣布对中国加征关税,叠加国内信用收缩和经济下行,18年全部A股盈利增速和ROE持续下行。政策冲击和基本面下行影响下,A股在18/03成交低迷后依然延续了下行趋势。
2. 行业层面:缩量前下跌较多的行业在股市修复中上涨更明显
分析历史上成交明显缩量前后行业表现发现,若成交低迷后市场迎来向上修复,超跌的行业修复比例更高,涨幅也更明显。
成交低迷前1月跌幅前3的行业在后续市场修复中上涨比例为88%,后一个月的涨幅均值为6.9%,而成交低迷前1月涨幅前3的行业在后续市场修复中上涨比例为71%,后一个月的涨幅均值仅为2.9%。
例如,2016年2月市场成交低迷时,钢铁、非银、煤炭行业下跌明显,而在量能修复中涨幅靠前。2022年10月市场成交低迷时,电子行业在成交低迷前后一个月涨跌幅分别为-18.1%/10.3%,汽车为-13.4%/9.3%,有色金属为-13.1%/8.9%。
3. 中期维度:海内外积极因素共振有望推动市场中枢抬升
尽管近期宏观环境的阶段性转弱使得A股市场的情绪及风险偏好出现了相应的调整,但从中期维度看,下半年国内宏微观基本面和海外流动性均有望出现改善,或推动A股成交逐渐修复,指数中枢或较上半年有所抬升。
3.1 国内方面:稳增长政策落地有望推动基本面企稳
- 中国制造优势:今年出口强于内需,成为实体经济的亮点。得益于我国制造业完备的产业体系和不断提升的竞争力,未来需求旺盛的新兴国家或成为中国出口新增量。
- 政策支持:7月第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构建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三中全会聚焦中长期改革方向,为资本市场实现长远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有望提升市场的风险偏好。
- 财政政策发力:730政治局会议进一步释放稳增长信号,要求宏观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近期需求端政策或已在陆续出台,地产收储工作也持续推进。我们认为后续稳增长政策落地有望推动基本面企稳,结合海通宏观预测,24年国内实际GDP同比增速有望达5%,落实到微观企业盈利层面,我们预计24年全A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望接近5%。
3.2 海外方面:美联储降息落地后外资或阶段性回流
- 通胀和就业持续降温:当前美国通胀和就业持续降温。7月美国核心CPI同比为3.2%,较6月下行0.1个百分点,核心通胀已连续4个月缓解。8月21日美国23/04至24/03期间的非农就业下修81.8万人,显示美国劳动力市场正逐渐放缓。
- 降息预期:近期美国通胀及就业数据或为后续降息铺平了道路,8月23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年会表示政策调整的时机已经到来。当前市场预期美联储大概率在9月降息25BP,全年降息预期在100BP附近。
- 中美关系趋于稳定:8月15-16日,中美金融工作组在上海举行第五次会议,双方就中美经济金融形势与货币政策等双方关心的金融政策议题进行了专业、务实、坦诚和建设性的沟通,我们认为中美关系趋于稳定或也将助力股市风险偏好的修复。
4. 行业层面:中国优势制造或成股市中期主线
随着下半年海内外积极因素共振,基本面更优的中国优势制造有望成为股市中长期主线。
- 中高端制造:当前中高端制造相关行业基本面占优,未来中高端制造需求空间广阔,汽车、家电、机械有望受益。从需求端看,相关领域内外需求有望迎来共振:外需方面,新兴国家需求旺盛且对中国的依赖度较高,或是中国出口新增量;内需方面,7月末3000亿超长国债发行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近期受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政策影响,汽车消费持续处于高位,往后看随着政策持续落地,汽车、家电等领域消费有望受提振。从供给端看,当前中国经济已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近年来中国高端制造的ROIC逐步提升,高端制造的全球竞争力正不断加强。此外,近期在美国大选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市场担忧后续中美贸易或受影响,5月市场调整以来中高端制造板块调整幅度已较大,我们认为制造板块中受中美关系扰动偏小且能通过欧盟、东盟、中东等实现对冲的制造领域性价比或已较高,据我们测算或可关注家电、汽车零部件等中端制造领域。
- 科技制造:在政策利好和技术创新双重驱动下,未来科技制造相关领域有望进一步受益,具体细分领域中可关注以下领域:
- AI技术赋能推动消费电子复苏:AI技术的应用正不断催生AI手机、AI PC等终端的创新,消费电子行业的复苏趋势逐渐明显,IDC预计24年中国AI手机出货量为0.4亿台,27年将上升至1.5亿台、渗透率超过50%。
- AI浪潮带动半导体周期回升:AI技术的性能推进对关键半导体元件的需求具备促进作用,目前来看全球半导体周期已处在明显回升趋势中。
- 财政发力背景下的数字基建相关领域:近期全国各大城市“车路云一体化”示范项目已启动,政策利好下相关路侧基建建设有望提速。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预测,2028年我国车路协同行业市场将达到2448亿美元,23-28年复合增长率为13%。
风险提示: 稳增长政策落地进度不及预期,国内经济修复不及预期。
常见问题解答
Q1:A股成交量持续低迷,这是否意味着市场将迎来大幅下跌?
A1:A股成交量持续低迷并不一定意味着市场将迎来大幅下跌,市场未来走势取决于基本面和政策。若未来稳增长政策落地,基本面改善,市场有望迎来反弹,但若缺乏政策支持,市场可能继续低迷。
Q2:成交低迷后,哪些行业更有投资机会?
A2:历史数据表明,成交低迷前下跌较多的行业在股市修复中上涨更明显。因此,可以关注近期跌幅较大的行业,例如:有色金属、通信、电子、汽车等,但需注意具体投资策略应结合基本面和政策预期进行判断。
Q3:为什么中国优势制造有望成为股市中期主线?
A3:中国优势制造拥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和技术实力,且受益于国内稳增长政策和全球需求复苏。同时,中高端制造和AI驱动的科技制造领域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些因素都将推动中国优势制造成为股市中期主线。
Q4:当前市场环境下,如何进行投资?
A4:当前市场环境较为复杂,建议投资者保持谨慎,关注基本面和政策预期,选择估值合理、业绩稳健的优质标的,并做好风险控制。
Q5:哪些因素可能影响A股市场未来的走势?
A5:A股市场未来的走势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国内经济增长情况、政策走向、全球流动性变化、中美关系发展等。
Q6:如何才能获取更多关于A股市场的投资信息?
A6:建议投资者关注专业财经网站和研究机构发布的研报和分析,并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制定合理的投资方案。
结论
A股成交低迷不仅反映了市场短期情绪,也预示着潜在的投资机会。从历史数据来看,成交低迷后市场走势与基本面和政策密切相关。当前,国内稳增长政策落地和海外流动性改善的预期,为A股市场提供了积极的支撑,中国优势制造有望成为股市中期主线。投资者应保持谨慎,关注基本面和政策预期,选择优质标的,并做好风险控制。